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反思

习作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03 00:18:31
习作课教学反思

习作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作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习作课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

一、小小报告会

1、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看到了)

2、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到了蛇。

生2:我看到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表情,尤其闵森同学夹蛇时手还在颤抖。

生3:我看到张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

3、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板书:听到了)

4、学生稍加思考,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生甲:我听到同学说,这蛇真可怕。

生乙:我听到同学说,这事十分稀奇,蛇居然跑进了教室。

生丙:我听到了同学急促的呼吸、女生的尖叫。

生丁:我听到老师您说,总不能让这位“客人”一直呆在教室里。

5、同学们,从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想到了)

6、学生准备了好一会儿,才举手发言。

生a:从老师表情中,我想老师可能在想:哪个同学能解老师的围,不然老师就难看死了。

生b:从女生的叫声中,我想她们也许会想:男同胞,怎么一下子都成了胆小鬼?还是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生c:从蛇的表现看,它或许在想:谁敢侵犯老夫,我决不客气!

7、(教师追问)蛇怎么会进教室呢?

8、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一个接一个。

生A:也许蛇晚上外出迷路了。

生B:也许我们的歌声吸引了它。

生C:也许它饿了,想讨点饭吃。

反思:习作指导的第一步是拓展学生的思路,也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为“有米之炊”而非“无米之炊”。因此作文指导的精力、时间的安排应放在打开学生思路上。上述教学环节无论是让学生报告“看到了”“听到了”,还是“想到了”,都紧紧围绕这一点,从而打开了学生思路,为作文提供了素材和契机。

二、小小比赛会

师:同学们刚才“报告”得很精彩,那么我们能否用上好词佳句、各种修辞把这些说具体呢?比一比,谁说得好!

师:先来说说蛇。

生:长长的、细细的,黑白相间,蜷缩着身子,不时地张开血红大口,样子挺吓人。

生:蛇在教室里“旅游”……

师:再说说同学。

生:大气不敢喘,屏息凝视,胆小如鼠。

生:女生溜回了座位。

生:我是一名堂堂男子汉,难道能打退堂鼓?

师:谁来说说老师。

生: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很沉着。

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事实上一定数量的学生作文内容不够具体,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述教学环节,既是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怎么写”,也可以说是如何写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避免习作内容空洞。

三、小小演说会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十分钟左右准备一下,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地说一说。

2、同学们经过自己构思,编拟提纲,然后小组中练说。

3、学生推荐发言。(学生评价并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反思:学生的习作语言往往会杂乱无章,让人理不清头绪,把握不住其内容。上述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构思,编拟提纲,小组练说,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口述。而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帮助理清层次,无疑也为其写好作文架设了成功的桥梁。

四、小小命题会

1、师:下面就请同学用笔记下刚才发生的一切。写前,老师想提个问题:你能给这篇作文起个好题目吗?想好了写在黑板上。

2、学生小组交流。

3、学生上台板演题目:《不速之“客”》《一堂精彩的习作课》《原来老师也是那么胆小》《闵森,好样的》

反思:学生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对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上述教学环节围绕蛇引发的这件事,把习作的命题权交给学生,习作题目丰富多彩,富有创新。这样一方面尊重了学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五、小小练笔会

1、师:同学们,今天发生在教室的那件事真是惊心动魄,我们能否用笔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呢?写得特别好的文章老师推荐到《宜兴日报》发表。

2、接着学生习作,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反思: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体验,有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早已有了写作的冲动,个个都有强烈的倾吐欲望,写时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在这样的氛围中还有哪个学生不会写作文?

六、小小展览会

教师将学生上交的作文贴在后面的黑板上,并在中央写上“习作展览”。细看作文真是五彩缤纷,叫人拍案叫绝,人物形象充满个性,遣词造句贴切传神,习作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主题思想百花齐放。

反思:学习活动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认可和赞赏。上述教学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让学生享受到了习作成功的乐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灵动性至关重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就地取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去体验,让他们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习作这一泓清活的水便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而此次即兴作文,正是抓住了契机,让学生真实再现了当时的那一情形,是学生自我感受的最本真的自由倾吐,是学生心灵的放飞,是生活的写真。愿生活中多一些五彩缤纷的真实,愿习作中多一些学生的真实独白、心灵的倾情对话。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怕作文,会写作文,爱写作文。

习作课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心愿)

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 ……此处隐藏7024个字……氛围。整节课从师生互动小游戏“三星智力快车”导入,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有趣的游戏“我说你做”和“画方圆”中,游戏结束后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游戏的过程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轻松的完成了习作片段的描写,从而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写作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源头活水,让学生有话可写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怕”的心理呢?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学生感到作文太难的原因是学生生活经验少,积累的素材缺乏。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注重一些作文方法、作文技巧等程式化、理念化的理论传授和指导,以为让学生懂了这些就能够教好作文的话,那无异于是“纸上谈兵”,教出的学生也只能像个“赵括”,理念条条熟,道理样样懂,真要是写上几笔,写出真情实感来就难了。作为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拓宽学生写作素材的渠道,多创设一些情境,多组织一些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多积累一些作文的生动素材,增加学生的现实体验,引来作文的的源头活水。比如,本节课上我通过两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游戏“我说你做”和“画方圆”,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所以学生写起作文片段来就会思如泉涌,写出来的习作片段也显得生动,充满了真情实感。

三、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活动的开展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怎么写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这节课,围绕如何进行场面描写,我提出了场面描写的两个写作要点:仔细观察,点面结合。这两个写作要点我是分阶段

指导学生的。在做完第一个游戏“我说你做”后,让学生分析被蒙上眼睛的同学依照其他同学写出的作文片段所做的“打蚊子”的表演,为什么和老师的表演有不同之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要想使场面准确的再现,就要注意仔细观察,然后就学生刚才的习作片段中存在的不足引出场面描写的另外一个写作要点“点面结合”,在对第二个游戏场面的描写中,学生就能够注意仔细观察,点面结合的方法,使习作片段写的更加完整,更加精彩。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写作方法,写出的作文片段也个性鲜明。

四、师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习作指导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节课自始至终,师生都共同参与其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参与游戏以外,学生还积极参与评价——请他们评价一下其他同学的习作片段,指出写得精彩的地方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在这节作文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一、自身的能力还需通过日常的读书、练笔再提升。

二、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开发结合本地实际的作文训练素材,为学生的习作引来“源头活泉”。

三、对于学生的情感的调动还需更有激情。

今后,有益的启示我要发扬,不足之处要努力改进。作文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因为道路难走而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让学生选择抄袭的捷径。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平时积累,通过脚踏实地的训练,为学生的习作创设有源之水。

习作课教学反思10

本期所授教研课为全州“国培”教师提供的一节展示课,原计划在中年段选择内容,基于在快乐课堂建设中,自己一直从事高年级的教学,对高年段的习作教学稍微熟悉,且有已经备好的导学案,只要简单修改,适合本班学情就可以了,故以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作为展示课内容。课前有两次试教,课后调整后又在六年级的一个班上了一节,综合所上课的情况,对这节课总结反思如下:

一、教学目标把握到位

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两个:一是回顾口语交际主要内容,选择适合自己习作需要的素材。这是我教学的重点;二是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这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课标版教材在习作训练方面的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习作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口语交际内容,并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展习作教学,口语交际为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多可用的素材。我的目标设计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开课从回顾口语交际主要内容入手,让学生从口语交际中选择了很多可能在习作中用到的素材,指导学生加以筛选,将如何选材作为课堂教学指导的重点,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选材水平。另外,本单元的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几篇写人的文章,其共同特点就是都写出了独特的人物个性特点,学习作家们的写作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教学环节是高效的

一是严格按“361”快乐课堂建设寻学案的编写要求编写了这次习作的导学案,探索了习作课导学案的编写方式方法,形成了一个可以直接用于本班学生习作教学的导学案。

二是严格按导学案设计开展教学行为,课堂上做到了习作教学大胆放手,学生习作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构思、表达、写作、修改的过程。

三是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写出精彩的片断习作。

三、值得思考的地方

1、有趣的情境导入在用导学案上习作课中如何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落入完全回归传统情境教学导入模式。如我在课中出现的用学生的照片做成的灯片,若放在课前播放给学生观看再引起思考效果是否更好?另外我觉得,灯片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传统作文教学中强调老师的素质,老师的“秀一秀”其实起到了给学生范文示范的作用,我觉得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时候需要老师给学生语言魅力的影响、熏陶,习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学生习作语言的运用除了学习课文时习得外,还要老师在“秀一秀”的表达中表现作文时的.语言的美妙:有时要幽默、诙谐,有时要含蓄、隽永,有时要平铺直叙,有时要铺陈词语。这些都要老师在课堂上以“身”施教,大显身手,传统习作课堂上老师的“口惹悬河”“妙语连珠”“信手拈来”在快乐课堂建设中视为老师包办,老师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习作水平的快速提高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这节课后学生的当堂片断习作的批阅,发现习作水平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3、好的习作老师当堂美读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好方法,快乐课堂如果一味限制老师的作用,会影响习作课教学的效果。本节课中学生所读习作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及时修改,没有情感地念读,都没对听者产生影响作用,若换作自己读一定会用声情并茂的感情朗读将学生引入习作教学之美中,可惜,因为时间紧促,本想临时改变导学环节,终没实现,是一遗憾。

《习作课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