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时间:2025-07-21 13:06:34
实用的学期教学计划集锦十篇

实用的学期教学计划集锦十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 、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本章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利用平方运算开平方运算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目的是以二次根式这一类典型的“式”为载体,进一步学习对数字、符号进行运算的方法,体会通过符号运算所得结果的一般性,进而培养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本章重点是二次根式的运算和运算法则;难点是在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2、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各极常见而特殊的三角形,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搭建起了几何图形与数量关系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依据。两个定理为互逆定理 ,教学重点是由特殊到一般探索两个定理的成立。利于学生认识结论研究的必要性。并注意引入 和勾股 定理有疾的数学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本章是我们在平行线、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并通过平行四边形角、边的特殊化,研究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探索并 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一步明确命题及其逆命题的关系,不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本章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难点是掌握并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4、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本章的重点是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难点是函数概念涉及运动变化,用运动变化的眼光,以函数为工具,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函数图象结合起来,从“数”与“形”两方面动态地分析问题。

5、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本章重点是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统计意义,难点是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方差,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在教学中渗透类比、转化,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本章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是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关键是如何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反例函数,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80分,优秀的学生占18.8%,合格的学生占43.5%,低分的学生占32.5%。总体来看,成绩不理想。八年级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优秀较少,低分较多,但中间部分学生占比相对较大,大多数学生还是在认真学习。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功夫。因此本学期采用走班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分为A、B班,符合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设想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 ……此处隐藏9156个字……>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





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函数的值域





3、函数的奇偶性及函数的单调性





4、函数的图象





5、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幂函数





6、二次函数及方程的根





7、函数的最值





8、函数综合应用





(9.2-9.13)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2、导数的应用





(9.16-9.30)





第四章、三角函数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三角函数的图象





5、三角函数的性质





6、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7、解三角形





8、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





(10.7-10.11)





第五章、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向量坐标运算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4.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10.23-10.31)





第六章数列





1、数列的有关概念





2、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4、等差与等比数列





5、数列求和





6、数列的应用





7、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11.4-11.8)





第七章 不等式





1、含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不等式的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5、不等式的应用





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线性规划





(11.11-11.22)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2、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点、线、面、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球的有关知识









(11.25-12.11)





第九章、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1、直线的方程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曲线与方程





4、圆的方程





5、直线与圆





6、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7、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8、抛物线的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曲线与方程













(12.12-12.19)





第十章、计数原理





1.分类与分布计数原理,排列与组合





2.二项式定理





(12.23-1.8)





第十一章、概率统计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3、条件概率及独立重复试验





4、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均值与方差





5、统计与统计案例









(1.8-1.13)





第十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1.13-1.19





第十三章、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





1、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





2、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3、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4、数学归纳法





5、复数





《实用的学期教学计划集锦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