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学期教学计划模板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期教学计划 篇1一、抓常规管理与指导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时间安排
1、本学期起止日期:20xx年8月30日至20xx年1月17日。
2、开学工作时间安排:
(1)8月26日,召开中心小学行政扩大会议及村小校长会议布置开学工作。
(2)8月29日,各小学召开教师会议,领书本。
(3)8月30—31日各校进行卫生大扫 除、学生报到、注册。
(4)9月1日各校举行升旗仪式,组织教师在国旗下宣誓;“三表”上墙。按课表、作息时间正式上课。
(5)9月3日中心小学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小学进行开学工作检查。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贯彻落实《宣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18条》、《中小学教学基本要求》、《宣州区中小学教学常规(试行)》及宣州区《关于加强农村完全小学及教学点常规管理的意见(试行)》,规范全镇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2、全面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按有关规定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各年级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
3、统一规范作息时间。学生每天上午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下午放学时间不得迟于17:30,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至多不超过6小时,低年级还应适当减少。各校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上课,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和课外作业量。
4、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各校要执行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核评价及自习和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执行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基本要求,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5、 教导处坚持每月开展“四查”工作:①查备课。②查上课。③查作业批改。④查听课笔记。建立“教师日常工作月量化考核”制度。
6、认真做好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及时进行成绩统计、分析与反馈。
7、做好本学期的学生变动情况登记,摸清去向,取回旁证材料。
8、制订循环教材(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使用管理办法。
二、 加强教研科研工作
(一)调整充实教研组工作。设置语文、数学、综合、信息技术四个组,选派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全体教师根据任课情况,定位到相应的教研组,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建立学校校长、教导联系教研组制度,协助教研组长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与学期结束考核挂钩。
(二)多层次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1、继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精心设计一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秀教案,自制一个课件,写一份说课稿,上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汇报课)。
2、扎实开展好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与应用活动。 备好课 、 上好课 、 评好课 、命好题 、育好人
3、 各教研组具体工作
(1)语文教研组:组织语文教师观看课改光盘,吸取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成果;组织语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增强教学研讨氛围;组织语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培训,提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开展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四个一”教学展示周活动;举行中国“世界遗产”导游讲解竞赛活动(中高年级),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协助教导处做好语文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反馈、指导工作。
(2)数学教研组:组织进行“四个一”活动,上公开课2人次;进行集体备课2人次;组织看光盘3次;组织数学课件制作培训;开展相互听课活动;组织参加全区优秀教育论文评选;组织四、五、六年级数学竞赛。
(3)综合组:依据区教体局体育健康考核办法,落实各项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拟定教学教研计划,两课两操的训练、检查、评比;安排学生美术作品展,英语书写比赛;组织教学检查;组织全校学生广播操比赛;安排教师现场集体备课比赛;利用农远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课改经验;组织开展体育达标活动,并按时上报体育健康达标测试成绩。
(4)信息技术: 开展四次计算机技术培训;开展二次信息技术新课程应用培训;开展各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四个一”活动;开展中心小学教师课件制作的评比评选活动;开展中心小学教师辅导学生电脑绘画评比活动;制定出台一套完整的与信息技术相溶合的教育教学制度;制定详细“农远”资源利用制度,并开始实施。
(三)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1、组织全镇小学幼儿教师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课件评比活动。
2、按照“十五”课题指南要求,以应用性研究课题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转变、学法研究、教学评价等为重点,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中心小学继续组织教师把校级课题研究做好,并积极申报区、市级教研课题。争取1-2项课题在市级立项。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1、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2、中心小学继续组织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3、各小学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学生喜爱的文体活动。
4、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
四、健全“普九”资料,充实“普九”内涵
1、各小学负责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初等教育和0-18周岁文化状况中的0-11周岁年龄段表册建设。
2、各小学应积极配合中心小学将0-11周岁文化状况登记表输入电脑,进行计算机管理。
3、各小学要对本校学生学籍进行清理,做到不漏、不重,级籍一致,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户籍与户口本一致。学生学籍实行纸质与电子双重管理。
4、各校要资助贫困残儿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动员视残、听残少儿到专业学校就读,同时做好智残少儿随班就读和集中辅导(读)工作。
5、健全“普九”资料,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三残”入学率分别达到90%以上,小学阶段辍学率为0%,全镇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其中镇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以上。
宣州区水东中心小学
20xx年8月26日
水东中心小学教导处月工作安排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月份
1、做好教师的分工(8月份)
2、开学报名注册( 8月30—31日 )
3、排课表(8月份)
4、发放备课笔记、教师用书、学科教学计划表(8月份)
……此处隐藏1637个字……有多少步。
5.用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6.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五、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有以下措施:
(一)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的过程。
(二)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计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计一篇有多少字;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期教学计划 篇4一 、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托儿18名,其中新生有2名,经过上半学期在园的学习、游戏、生活活动,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孩子们从刚开学时看见小朋友园大门就哭到如今天天吵着要来小朋友园;从吃饭、小便、穿脱衣服都要老师帮忙到能自己入厕、自己穿脱裤子;从话都讲不清楚到如今能念好几首儿歌孩子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已经开始适应小朋友园的学习生活。同时在孩子们的身上也有不少的问题,如孩子小小年纪就会识字、念儿歌、背古诗,但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动作发展不协调走路容易摔跤。而家长们也往往把对孩子的培养重点放在智力的发展上,让孩子学这学那却忽略了能力、习惯、情感的培养,以至许多孩子都是高智商低能力。
二 、指导思想
继续以科技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小朋友发展为本的宗旨,根据园务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注重小朋友的个性差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打好基础,开拓创新,促进小朋友的全面发展,拓展现代小朋友科技教育研究,贯彻以小朋友为本的教学思想,将保教相结合的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来进行,从为孩子全面、和谐、身心健康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共同生活
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愉快参加各类活动。
措施:
(1)组织小朋友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指导小朋友玩的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
(2)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为小朋友提供各种活动器具,引导小朋友会玩,爱玩。
(3)通过做操、律动、体育游戏、发展小朋友的各种动作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目标2: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搭积木、扣纽扣等,发展小朋友的小肌肉群,逐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措施:
(1)过各种体育游戏和小朋友学习模仿操来发展走、跑、跳、爬等一些基本技能,并能在宽25CM高5CM的积木上走,身体保持平衡。
(2)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各种游戏对小朋友进行搭积木的训练,以发展小朋友的小肌肉动作。
(3)人手一份活动器械做到室内室外都适用。
(4)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增强小朋友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5)在一日活动中,老师指导小朋友学习扶着楼梯一步一级地上、下楼梯。
(6)能单手连拍球三个到四个。
目标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动作。
措施:
(1)通过故事、讨论、情景表演等形式知道玩的时候不能奔跑,不能推挤别人。
(2)活动中提醒小朋友排队走路、玩滑梯。
目标4:巩固盥洗、入厕常规、能根据需要及时入厕。
措施:
(1)通过平时的生活活动,让小朋友进一步熟悉自己的毛巾、茶杯标签,能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脸,用自己的茶杯喝水。、
(2)通过故事、谈话、儿歌等形式,巩固正确的洗手、擦脸的方法。并培养小朋友手脏时养成即时独立地洗干净双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手心手背用肥皂洗一洗,用清水洗干净再甩三下,会打开毛巾把手心、手背、手腕都擦干净。
(3)利用生活活动时间通过各种形式,让小朋友知道想要小便就要去,小好便后要自己拉上裤子再请老师帮忙塞衣服。
目标5:愉快的进餐,基本上能独立吃完自己一份饭菜,保持桌面、地面、身上的整洁。
学期教学计划 篇5一学期又过去了,在上学期学前班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回顾上学期的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下学期,进一步深化学习纲要解析,并将纲要精神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下学期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工作,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幼儿能够得到发展。
一、常规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学前班
二、教育工作:
健康领域——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数学领域——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失去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科学领域——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社会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语言领域——乐意与人交流,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三、家长工作
开展家长会,教师跟家长积极沟通,解决一切发生的事情,跟家长积极沟通幼儿每天的生活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