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时间:2025-08-04 10:58:35
【精选】学期教学计划集锦7篇

【精选】学期教学计划集锦7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五班共有学生47名,其中男生31名,女生16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人数少,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 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第二周 1、燕子 2、古诗两首 3、荷花

第三周 4、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机动 单元检测

第四周 5、翠鸟 6、燕子专列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五周 8、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机动 单元检测

第六周 9、寓言两则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机动

第七周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机动 单元检测

第八周 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15、争吵 机动

第九周 16*绝招 语文园地四机动单元检测

第十周 17、可贵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 机动

第十一周 24*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第十二周 语文园地六单元检测25、太阳是大家的26、一面五星红旗

第十三周 27、卖木雕的少年28*中国国际支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

第十四周 机动、单元检测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机动

第十五周 31、女娲补天 32*夸夫追日语文园地八

第十六周 迎接期末考试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一、班级情况

一(5)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 27人,女生 23人.刚刚踏入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学校的学习、规章制度等感到很陌生,加之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弱,一时还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愉快的儿童德育为格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对队员们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创建优秀班级而努力!

三、工作思路

(一)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建立班集体.

1.训练小学生上各门学科的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尽快做到自觉遵章守纪.

2.训练学生的集体意识,参加各项集体活动都能做到集合快,纪律强,效果好.

3.做好早操,眼保健操,保证人人会做,人人做好.

……此处隐藏8908个字……把握,首先要明确文章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方式和性质功能各不相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就语言而言,文学作品要求生活化、个性化、形象化、情感化。其语言的共同特点是规范、准确、鲜明、简洁,还要得体。明确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增强文体意识,可以使学生阅读时找准门径,选择恰当的解读方法。

其次,整体把握要从文章的话题范围去解读。

其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境基调。“基调”一词系音乐素语,这里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格调和氛围。一篇作品的基调是阴郁消沉,还是热烈奔放,是暗淡凄凉,还是亮丽明快,往往与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情紧密相关,也是作者为表达感情的需要而营造的。同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字里行间洋溢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绿》的写景状物则渲染着惊喜的情感氛围。把握文章总的基调,也是解读文章的方法之一。

其四,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总的思想观点,或者说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这对解读文章有很大的帮助。表达观点,阐述道理都必须以事实和材料为依据。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阐述道理是否成立,自然要对作者提供的材料进行考证,还要审视论证说理的逻辑是否严密。从观点出发去研究材料和论证过程,恰恰是常用的解读文章的方法。我们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既是阅读方法,也是阅读策略。上述几点,可以概括为“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情解文”、“以理解文”的方法和要领,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方法,什么样的文章不能解读呢?

〈三〉品读。

主要引导学生采用点评式方法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点评式鉴赏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紧扣文本,逐句逐段进行评点。初次点评学生会有一定困难,不知道点什么?评什么?老师可以作一些限制性的引导和点拨;

①这段文字表述的是什么?

②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③这段文字在文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④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点评不仅可以训练鉴赏者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同时也是训练语言的重要方法。

第二步以评为主,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要求学生写评析文章。评析扣点要小,切忌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可以就一个人物形象评析,可以从一种描写手法而谈,还可以从艺术风格上鉴赏。

总之,写赏析文章一定要紧扣作品,言之有理,尤其提倡运用辩证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认读、解读、品读,作为现代文阅读教学三个基本环节,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如果引导得法,目标落实,学生的阅读能力将稳步得到提高。

写作训练

1、一周一练笔一读书笔记摘抄。

2、两周一大作文,突出讲评。

3、仿写作文,推荐美文。

4、多读积累素材,素材要强调生活意识、时政意识、文化意识、身边意识。

学期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二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三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网页制作、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安装与卸载软件。

  三、指导思想:

根据考试规定、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对表格数据的输入、修改、美化、公式、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统计表的制作等。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日常生活的统计表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共二十一周,除去十一休假后本学期计算机课每班总共约十九、二十周左右。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内容

地点

课时

第一周

§1.1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因特网的诞生与发展

机房

2

第二周

至第四周

§1.2因特网:上网方式、因特网中的网址、常见功能,上网道德修养与安全法规

机房教室

6

§1.3网上收集信息:浏览器、搜索引擎、保存信息

第五周至第六周

§1.4网上交流信息: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机房

4

第七周到第九

数据软件的进入和退出

机房

8

建立情况表

数据的输入

第十周至十一

公式的使用

机房

4

第十二周

与数据的排序

机房

2

第十三周

数据的筛选及分类汇总

机房

2

第十四周

统计图表的制作

机房

2

第十五周

数据复习

机房

2

第十六周

设计网页前的准备

机房

4

创建站点并制作网页

美化网页

第十七周

插入动画

机房

2

第十八周

给网页加上动态效果

机房

2

第十九周

复习网页知识

机房

2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精选】学期教学计划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