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启事

征友启事教案

时间:2025-10-30 02:26:28
征友启事教案

征友启事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征友启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征友启事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两个征友启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征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两个"征友启事"的范例

2、录有故事内容及"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一段故事内容的磁带。

3、与幼儿人数相符的《快乐阅读》图书。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朋友"

1、教师和幼儿随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

提问: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都喜欢交朋友,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互相帮助等词语)可是有一只小牛犊一个朋友也没有,它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孤单、寂寞、闷闷不乐等,丰富幼儿词汇)比较两个征友启事的不理解第一个征友启事1教师出示第一个征友启事,请幼儿自由阅读。

2、请幼儿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不认识的字,教师帮助幼儿认读。

3、教师和幼儿共同

4、阅读。提问:征友启事中的"征友"是什么意思?小牛犊想要找什么样的朋友?

5、听录音(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提问: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出后,都有谁来了?为什么他们兴奋的走来又失望的离开?

(二)理解

第二张征友启事教师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请幼儿阅读。提问: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这回能找到朋友吗?为什么?

1、教师请幼儿将《快乐阅读》书翻到"征友启事"这一故事并跟随录音机轻声阅读。

2、教师巡回指导

3、帮助个别幼儿指

4、读。提问:第几张征友启事帮助小牛犊找到朋友?都有谁愿意做它的朋友?谁能陪它做什么?

(三)讨论:通过这两次征友

1、小牛犊懂得了一个道理,

2、相信小朋友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3、是什么呢?你们来说说?

(四)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活动反思: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1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

当故事发展到贴出第一则征友启事后,我对文本进行了升华,让学生想象:“假如我是___(山羊、马驹、猎狗、花猫),当我摇着头离开时,我会对小牛说___”。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第一则征友启事贴出后,小牛没有交到朋友,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交朋友时不能对朋友的要求太高。当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通过反复分角色朗读动物们对小牛说的话,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 “好”与“不好”的两则征友启事造成不同后果的难点便不攻自破了。我们在边学习语言,边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三、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看插图,体会小牛的心情。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后,我趁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学生学会了用上“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一点…”

征友启事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 ……此处隐藏16554个字……他是怎样找朋友的?(写征友启事)他找朋友的过程顺利吗?(不顺利,他找了两次)

2.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教学第一张《征友启事》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找出小牛写的第一张启事。

2.谁找到了?给我们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这里的谁指的是什么?小牛要求他们能做到什么呢?这些事情又都是谁会做的?谁能读好这张启事?(指名读、齐读)

3.这张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表现?(兴奋)为什么这么兴奋?

4.可是,动物们看完了启事,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呀?假如你们是这些小动物,你会怎么想?

5.因为小牛只想到自己,找朋友的条件太多了,小动物们不能同时做到,所以,一个朋友也没找到。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我们试试。

三、教学第四、五自然段。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很失望,就去找老牛,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同桌分角色读读第四、五自然段。(指名读)

四、教学第二张《征友启事》。

1.到底老牛教了一个什么办法给小牛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6—13自然段。请找出第二张启事的内容。

2.谁找到第二张启事了?读一读。(指名读)

3.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读读黑板上的这两张启事,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或、者是本课的两个生字,组词)

4.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小牛找朋友的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不需要几件事都做到,只要能做到一件就可以成为小牛的朋友了。)

5.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就是告诉我们这么多的条件只要选择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了,这样做既想到了自己的需要,也想到了别人的.实际情况。(板书:想到别人)

6.第二张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请大家读读第8自然段。(抓“团团围住”,“团”字型也是四面八方围起来。组词)

7.小动物们多高兴呀!围着小牛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他们说了些什么?四人小组演演。

8.这时的小牛可高兴了,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有了很多朋友)

五、拓展延伸。

1.你们想不想和小牛一样有许多的朋友呀?你们也来写一份“征友启事”吧!

2.有朋友真好!在你快乐,他与你分享快乐;你难过,他帮你排忧解难。朋友就是这样能与你一起克服困难,驱除寂寞,享受快乐。如果你能既想到自己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他人,一定能交到许多好朋友。

六、指导书写生字。

征友启事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懂得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字的音与形,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感悟本文揭示的道理,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2、领悟“征友启事”因内容的不同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及各种动物的头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他们都是谁啊?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2、是啊,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有一头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它写了一个“征友启事”,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3、随课题识字:你怎么记住“征”和“启”的?

明确:学生自由说,指名读,齐读。

二、除读课文,随文识字。

1、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句子读不通怎么办?

学生回答预想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多读课文。

学生回答预想二:不认识的字我会查字典。会在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下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小结学习方法。

3、按照你们刚才所说的方法自由读课文。

4、师范读课文。

5、同桌互相读,读的好的,夸夸他。读不好的,帮帮他。

三、检查反馈,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面跑出来了,小朋友们你们好认识它们吗

明确: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认读,如开火车,指名读,去掉拼音直接读。

2、游戏巩固。

(1)给动物挂牌:出示小牛、猎狗、马,花猫的图片,指名上台在图片下贴上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老师和学生互相出字谜。

四、朗读课文。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你在读课文中学会了哪些词语?找出来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互相质疑。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个小牛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呢?小组同学分工再读课文。

明确:一个同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懂得了什么,用你读懂的考考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2、引导学生提问,相互答疑。

补充: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二、知道朗读,边读边悟。

1、谁找朋友?为什么要找朋友?文中怎么说?

学生回答预想一:小牛要找朋友,因为小牛很孤单。

学生回答预想二: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

明确:指导朗读第一句。理解孤单,并说一句话。

2、为什么这两次的征友启事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

明确:比较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出示小黑板,左右各一个启事。

(1)指名学生分别读两则征友启事。

(2)说说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预想一:一个是做到‘以上几点,一个是做到其中一点;还有或者。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则启事的?

(4)在读中引导理解词语:朝夕相处兴致勃勃闷闷不乐

3、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小动物看到第一则启事,有什么反应?他们看启事后是怎么想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能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学生回答预想:它们兴致勃勃的来,闷闷不乐的离开。

三、情境表演,加深感悟,拓展延伸。

1、分小组合作表演。

2、通过两次征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预想: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板书设计: 10征友启事

第一次 第二次

……以上几点 ……其中一点

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兴高采烈

没有朋友 和大家玩起来

《征友启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