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5-11-04 15:14:26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1

时光飞逝,我们迎来了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外面世界的节奏越来越快,相对稳定的内心世界受到的撞击也越来越强烈。“心理不健康”这个词也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受到了波及。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深深的感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为了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我特别重视班风建设,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下面就我个人的做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班风建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班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效果。为此,我根据班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班级制定了“班正风浓争上争先学优品优成材成人”的十六字班风。教育学生以集体的利益作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学生与班级与学校的关系,我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晶莹透明的小水珠,我们的班级就是由老师和同学们这许多个小水珠组成的细小溪流,而我们的学校就是由许多条小溪流汇成的大江……我曾这样问过我的学生:“当小溪流要潺潺的向前流动,大江要勇敢向前的奔腾时,我们每个小水珠该怎样做?”“团结一致,维护大局,勇往直前。”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了我。

需要我们顾全大局的事情还真的发生过:今年艺术节,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选送的小品和舞蹈全部入选,参加学校的集体汇演,“太棒了!可爱的小水珠们,你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想到他们废寝忘食的排练,我感动的热泪盈眶。“耶!”全班同学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我们师生共同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并且为了能在艺术节那天能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放学后、星期天他们都自觉的进行着排练,不厌其繁的一遍遍的改着台词,动作。艺术节这天,我班的小品排在节目中间,而舞蹈则排在后半场。参加表演的小演员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等待演出,喜悦写在每一张漂亮的笑脸上,小品表演完毕后,突然几张笑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跑到我的面前:“老师,老师他们说我班的舞蹈不能参加表演了。”听了孩子们的话,我也懵了,“老师,我们去前台问问去。”看着着急的学生,我陷入了沉思:如果这些学生涌入到前台,虽然能弄明白缘由,但肯定会扰乱秩序。而如果我硬加制止,更加引起学生的不满。我稳定了一下情绪,笑着对我的学生们说:“等等,孩子们,学校不会无缘无故取消节目的,肯定有缘由,肯定是天气或时间的原因造成的,我的小水珠们,现在就是大江需要溪流做出牺牲的时候了,该怎么做?勇敢的小水珠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理解的,对吗?我们的节目不参加表演,只要艺术节能圆满结束,向来参加我们艺术节的叔叔、阿姨展现出我们实验小学的风采,不一样有吗?快擦干眼泪,该庆贺成功了!”说的学生们破泣为笑,我们坦然的接受了这个决定。他们坐在我的身边,安静的看着艺术节的闭幕式。后来了解到,没有参加演出真正的原因确实是因为天气热、时间紧,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后,我与孩子们相视而笑,虽然我们的节目未能参加汇演,但艺术节的圆满成功同样有我们的奉献。我也成功的完成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二、家校联手,共奏和谐乐章。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还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记得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前一天,我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把送给妈妈的祝福写在一张纸上,放在妈妈一早起来就能发现的地方。很多孩子都把一句话创造成了一段话、一首小诗或是一张贺卡。家长们对于此项活动极为感动,纷纷写来回执:“感谢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希望老师多搞这样的活动,以提醒我们家长与孩子及时沟通”;“看到孩子为我写的小诗,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家长的付出孩子看到了”……由于家长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在育人,所以“将心比心”,他们对学校班级的工作也提供了大力支持——班级进行版面设计,张亿的爸爸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刚下过第一场秋雨,几名热心的家长主动帮我修好了教室破旧的门窗,“老师,作为这个班的第六任班主任,您不容易呀”,一位家长拉着我被钉子钉破的'手,感慨地说。我流泪了,不是为自己,而是我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此外,为了便于和家长的沟通,避免因沟通方法的不当而造成“告状——挨打——再告状——再挨打”的恶性循环,我设计了家长联系卡,实行周交换的方法,对于学生一周的学习、思想以及参加各项活动的情况及时同家长交流,避免欠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家长对学生一学期的整个过程表现了如指掌,同时缩短了家长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便于了解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建议,发现孩子在校不易被人发现的许多优点。每当对学生进行家访之后,我都要在班上把这个学生的一些好的表现介绍给全体同学,以激励其不断进步。

三、关爱才能打开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他还说:“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完满的精神生活。”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小学生显得更为明显。而师爱不仅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小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爱既是“亲其师”的先决条件,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得到教师的关爱,就会使他们鼓起勇气,振奋精神。这是关爱又成了学生信心的源泉。

作为班主任,我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尽管他们在别人眼里很普通,还有许多的缺点,但在我的眼里,他们就像夜空中的群星,亮晶晶的闪耀着希望的光辉。而我的工作就是用我真诚的爱心,细心的擦掉这星星上面的尘灰,实践证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者之魂,我将继续用这颗恒久不变的爱心对待我的学生,让他们在爱中成长,懂得爱,学会爱,让他们的一生充满爱!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2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有以下几个特征: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荣誉感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核心;具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具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管的事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管理着全班几十个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 ……此处隐藏20586个字……爱卫生的良好习惯。公共区域的卫生由班上保洁员负责,全班同学相互提醒监督,形成齐抓共管理的局面。班级卫生做到一定要时时保持整洁,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整洁、卫生的好环境。

5、健全制度,奖惩分明

在提高学生卫生意识的基础上,我和学生共同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推行奖惩结合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卫生大扫除时,学生会检查扣班级一分,因谁扣的,就要求在其他方面上,如好人好事,补回来。如这一周班级卫生被表扬,给每个组员进行表扬,对表现突出的同学,额外进行物质奖励。每当我看到有垃圾或是哪里没打扫干净,就立刻叫人打扫了。并不一定是该做扫除的同学,然后就表扬这些自愿做扫除的同学,久而久之,其余同学会觉得不好意思的,他们也会自愿并积极的参加劳动。这样就会提高他们的劳动意识。

总之,班级卫生工作,看起来是小事,管起来是琐事,查起来却是大事。只要我们把预防工作、打扫工作和检查工作落实到位,相信班级卫生管理工作决不再是令人头疼之事。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15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推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班主任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整体构成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一班级学生主要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工作来完成的,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工作的运转效率,直接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成为我一生的追求。

怎样才能抓好班级管理工作?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告诉我,对待学生必须注意“公平”,让学生产生公平感。学生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乐意不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与班主任能否运用好“公平效应”,使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感到公平有很大关系。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起来,“成人感”和独立性产生,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因此,在工作中,稍微有一点不公平,就会给他们的心里投下阴影。公平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感觉,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却处处都能感到它的存在。

如何才能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具体说来,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使学生产生公平感。

(一)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产生公平感

班主任能否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既反映了教师的师德,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不公平感的“问题源”。 因此,班主任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一个样,成绩优秀生和后发展学生一个样,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个样,教师子女、干部子女和普通家庭子女一个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公平,才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97年的时候,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足,在这方面出现了偏差。当时我班有一位女生,她是学校教导主任的女儿,在家又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认为高人一等,有强烈的优越感,经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惹事生非,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平时又在一栋楼里住着,可以说是相当熟,再加上她父亲的关系碍于情面,对于她的错误,我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意思批评她。这样一来,一部分学生心里产生了不公平感,故意跟老师唱对台戏,班级也不团结,班集体凝聚力很难形成。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正确、恰当地评价学生,使学生产生公平感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得到承认。因此,班主任在平时表扬、批评学生时,在家长来访、与家长交谈或其他场合评价学生时,在学期末给学生写评语时,尤其是在家访时,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能把家访工作变为单纯的向家长“告状”,一定要褒奖得当,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切忌妄下定语,以偏概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后发展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之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我班的王同学,没上初中之前就听说是一个很难管的学生,经常打架,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王同学有很强的荣辱观念和集体感,于是我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其增强自信心,正确地对他进行评价,爱护关心他,家访时对他褒奖得当,使其家长对他也产生信心。他心理上受到强烈震撼,于是痛改前非,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同时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

(三)处理好“热点”问题,使学生产生公平感

比如排座位,这虽说只是一个小问题,如处理不妥,也会成为学生人人关注的“热点”, 使部分学生产生不公平感。如矛盾激化,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学生与老师的对抗,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在一些地方,有的老师按分数、感情排座位,学习成绩好的、考分高的、听话的学生被安排在前排或位置好的座位就坐,反之,只能在后面或较偏的位置就坐,全然不顾学生个子高矮的不同。这种做法,无疑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我在带37班时,由于许多学生近视,家长们都提出要求给子女照顾座位,然而难如众人的意,于是也只好采取了按分数排座位的方法:分数高的先挑座位。这样就不能照顾到矮个子、近视的学生。刚开始时学生没有多大意见,表面上平静,但过了一段时间,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上课也无精打采,班级也开始涣散。经过调查发现,按分数排座位的方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他们认为反正学习也不行,现在老师只照顾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于是心里产生了不公平感,开始自卑起来。因此,排座位时,班主任在照顾学生视力、听力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学生个子高低排位,切忌排“分数座”和“人情座”。

(四)为每一个学生创设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公平感

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教育不能忽视人的个性的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为班集体服务,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积极健康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所必须的。如在班干部任用方面,可采用“班干部轮换制”、“一日班长制”、“值日生制”等,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都有为集体服务并在服务中得到锻炼的机会。有的学生绘画有特长,可让他负责班级的墙报工作;有的学生文体上有一技之长,可创设条件让他在这方面一展身手,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文体活动中为班级增光;有的学生办事细心、认真,可以请他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有的后发展学生学习进步了,思想品质提高了,可设立“进步生奖”及时给予表扬,并让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在班上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都能身心愉快地学习,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情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被老师重视和关心,同时班主任老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有亲和力,从而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