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信函件 > 倡议书

保护环境倡议书

时间:2025-07-08 21:38:32
【必备】保护环境倡议书锦集4篇

【必备】保护环境倡议书锦集4篇

在现在社会,倡议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倡议书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梳理具有奉献爱心的精神,营造一个更美好和谐的社会。一听到写倡议书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护环境倡议书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1

广大市民们

你们好!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由于我们的滥砍滥伐,由于我们随意毁坏自然环境——地球那头美丽的秀发变的稀稀疏疏;地球那饱满的身躯变的骨瘦如柴;地球那容光焕发的面孔变的皱皱巴巴。一条条“皱纹”刻在了“母亲”的脸上!

为了让地球母亲展开那久违的笑容,我们应该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毛病,一些大问题!

一些工厂为了自身的利益,大量的毁坏自然资源,并把污水,脏水顺着管道一齐流向了那清澈见底的小溪,碧波荡漾的河水,它们一下子变的混浊不堪,一条条小溪变成了一条条臭水沟!

不知大家是否观察过马路上的那些川流不息的汽车尾部,那尾部喷出的一团团黑色烟雾,好似一条条张牙舞爪的黑龙,毁坏着人们的身心,城市的环境!

对此,我还想向大家发出一些忠告 不要浪费纸张,因为纸张来之不意!

2. 不要乱丢乱扔,影响市容市貌!

3. 出门时不要忘记关灯,以免浪费一度电!

4. 洗完手请立即关水龙头,以免浪费一滴水!

5. 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既对自身不好,还污染空气!

6. 养宠物的市民请不要让狗狗随地大小便,既污染环境,又污染风景!

7. 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8. 我们要爱护树木花草,不要随便砍伐,践踏绿色树木和草地,种一棵树就开辟了一片新蓝天!

9. 一只小小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它大约0。4克。可是我们每天只消费一个,就会产生4吨的塑料袋垃圾,所以请不要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10. 每个人都有享受一次性筷子的权利。或许你不曾想过,哪怕我们每一个人这辈子只用过一次,我国也得砍掉15万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我国每年因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林料就达200万立方米。这足以让长江泛滥洪水。你能说,环境问题与白色垃圾无关吗?所以避免白色污染!

以上是我提出的.建议,也许不够成熟,但还是希望你们考虑考虑。也许我的写的这些只是一个微薄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们认真对待,每个人都出一份这样的微薄之力,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2

保护环境是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责任。去年以来,彩塘镇紧紧围绕市、区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四通八达”镇街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和“四平八稳”镇村综合帮扶治理工作,大刀阔斧推进以“产业环保、水域治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打造文明舒适的宜居环境,镇委、镇政府向全镇人民群众提出如下倡议:

一、广大人民群众要切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感,支持和参与环境整治,做彩塘的文明卫士。

二、各住户、铺户要自觉做好“门前三包”,将日常垃圾袋装后有序堆放到垃圾收集点,不要乱丢乱倒垃圾杂物,不要焚烧垃圾,确保镇容镇貌整洁有序。

三、各企业、工厂、加工作坊要建立健全卫生制度,自觉做好工业垃圾的收集和定点倒放,维护车间、宿舍、厂内、厂旁的净化、绿化、美化,严禁将工业垃圾倒放在道路两侧或其他公共区域。

四、要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秩序,不能在公共场所乱摆乱占、乱涂乱贴、乱堆乱放,不要随地吐痰、大声吵闹,共创文明舒适、人人受益的公共空间。

五、要共同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对随意乱丢垃圾或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行为,广大群众要敢于谴责,及时举报,坚决制止,让各种破坏环境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让改陋习、爱卫生、讲文明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

彩塘是我家,保洁靠大家。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尽一份责任,尽一份力量,把彩塘打造得更加整洁、更加亮丽,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彩塘贡献力量!

  彩塘镇人民政府

  20xx年3月1日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3

家长朋友们:

地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频繁发生的灾害性气候所引发的泥石流、暴风雨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逐渐消逝的冰川、洪水、干旱……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环境和拯救地球。为此,我们向家长朋友们发出“绿色环保 从我做起”的倡议,倡导大家树立低碳理念,创造绿色家园。从现在开始请:

1.照明用电

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

2.低碳烹调法

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食用油在加热时产生致癌物,并造成油烟污染居室环境。减少煎炒烹炸的菜肴,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饭锅和水壶装得太满,否则煮沸后溢出汤水,既浪费能源,又容易扑灭灶火,引发燃气泄漏。调整火苗的燃烧范围,使其不超过锅底外缘,取得最佳加热效果。如果锅小火大的话,火苗烧在锅底四周只会白白消耗燃气。

3.节水妙招

淘米水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或者浇花。

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既节水省时,又可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冲洗衣服时,可以加入少量肥皂粉,因为洗衣粉遇到肥皂会减少很多泡沫,既省水又节约清洗时间。

洗脸、洗手用小脸盆接住水,然后倒进大桶收集起来。

洗手、洗澡、洗衣、洗菜的水和较干净的洗碗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洗抹布、擦地板、冲马桶。

4.爱惜衣物之道

穿衣以大方、简洁、庄重为美,加少量的时尚即可。相比那些时尚的服饰,传统衣着的保鲜度和耐用性更好。外出时穿的正式服装和家居服分开,回家就换上宽松舒适的家居服,可以延长正装的寿命。吃饭、走路时注意照管衣服,避免溅上油污和泥渍。做饭、干活时穿上围裙或劳动服,保护衣服不被损污。洗头、洗脸时,用毛巾遮护衣领,卷起袖子,避免衣服被水打湿。脱下来的衣服要折叠好,放在衣柜里或者挂进衣橱,不要在外面乱堆乱放,以免落上尘埃杂秽。晚上休息时换上睡衣,既整洁又不损坏衣服。

5.家用电器的节能使用

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或其他电器时,选择可靠的低耗节能产品。

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不用时关掉饮水机的电源。保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

6.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减少材料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纸和卡纸板等有机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大部分是甲烷)。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水污染。因此,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回收塑料及金属制品,一公斤铝的重新利用可以避免十一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尽量少消耗铝膜包装的利乐砖包装,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

7.节能的健身方式

假如所住楼房的楼梯通风采光状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备,可以每天做「爬梯运动」,在节电的同时,健身、健心、健性情一次完成。

手洗轻便的衣服,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以站桩的姿势在洗衣池前站定,既锻炼脚力,又可使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腰部和背部放松。双手同时搓洗衣服,节水节电的同时锻炼了手指灵活性和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8.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厨余垃圾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自觉性。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提起雾霾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近年来,我们已经多次遭受雾霾的袭击。蓝天和白云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若隐若现的高楼;花草树木的清新香气也离开了这片土地,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尾气等有毒气体那浑浊的气味。

同学们,可别小看这外表温和的雾霾,它是“温柔的杀手”呢。雾霾对人体的呼吸道、心脑血管等影响都很严重,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诱发肺癌等疾病。同时,由于灿烂阳光都被雾霾遮挡住,咱们紫外线照射不足,生长都会减慢。长此以往,我们的地球也会像《宇宙飘流记》中那个星球一样,千疮百孔,不再美丽,甚至不再拥有鲜活的生命!那会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抵抗雾霾!为此,我倡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不乱丢垃圾;

第二:低碳出行,多乘公交车和利用脚踏自行车出行,少用小汽车,减少尾气排放;

第三:节约粮食,一日三餐吃多少盛多少,在餐馆点餐时要适量,不扔剩饭菜;

第四:积极支持废旧、可利用再生资源的报纸、饮料瓶、家电,以及各种包装的回收;

第五:支持大人不吸烟,或者少吸烟,既减少污染又有利于个人健康;

第六:不购买路边摊贩的羊肉串、炸臭豆腐和爆米花等食物,使之因没有市场而自行消失;

第七:春节不放或者少放鞭炮,也减少几分被崩伤的危险;

第八:开展植物绿化活动,提倡每位同学每年种一棵以上的树木,美化身边的自然环境。

同学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保护环境,远离雾霾,让美丽的常州恢复昔日的美丽,让可恶的雾霾一去不复返。加油!

《【必备】保护环境倡议书锦集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