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二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二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杜甫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在素质教育并不是很普及的今天,这句话似乎成了天方夜谭。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是啃着书本,在题海里“游”过来的,素质教育似乎离我们很远。到了大学这个微型社会,我们才发现,原来,实践能力是这么的重要,“实践岀真知”相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敢否认的。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的就走完了大二的路程,回望这次的社会实践,经历虽少却感触颇多。
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社会实践的活动。时间飞逝,很快,半个多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在这半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许多方面也有所提高,例如,在对专业课中纸 张的材质 方面,我比以前更了解了纸张的种类,纸张的制作工艺等等。在这半个月里,我们还到超市进行了各种包装的调查,琳琅满目的包装让我们大开眼界。
在这次社会实践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在广告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的流程,其分为1、初期接触,合作达成 2、平面设计阶段。让我了解到包装的设计流程和一些现代包装设计策略,最后还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包装的各种材料。在结束第一节课之前,老师还联系实际,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我们探讨了未来的工作生涯。第二节课老师所介绍的是包装的色彩,带领我们进入不同世界里的不同色彩的应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色彩包装,所带来的视觉享受是不同的。最后老师还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包装的视觉盛宴,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我最欣赏的这款七星茶的设计大大方方,干净利落,耐人寻味。
在这节课结束前老师让我们带着好奇心,走进身边的超市寻找6种不同材质、不同的类别的商品,寻找3款色彩感觉很好的不同的类别的商品,叙述其采用材质和色彩的原因。并且还让我们做成幻灯片,在调查之后上台读讲,然后老师将会给我们评分。在课后,我在百度上更加了解了包装,并做好了隔天出发的准备。
第二天,在这个火热的中午,我们宿舍同胞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深入来到了Sxx超市。我们开始分头行动,用精细的眼观观察着身边的商品,有塑料包装、颜色鲜亮的饮料瓶和小朋友的各种零食,有纸质包装、色彩柔美的化妆品,有玻璃包装、高贵华丽的酒瓶等等。我们看的眼花缭乱。
在接着的这天,我们视传的同学窝在宿舍里,忙着完成PPT的制作,耐心等待第二条的到来,也等待着同学老师们对自己作业的肯定。
实践的第五天,我们心情异常的激动,因为老师要带领我们走出学校,来到湖里大道的协茂纸业对纸质、纸材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我们各自组成小队陆陆续续来到了这家全球连锁的公司。
之后公司的经理,给我们详细讲解了纸张的不同纸质,不同的效果,同学们也很认真的聆听。刚见到经理,觉得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当她一开口,就觉得好亲切,我们交流的也很舒心,而且在空调的滋润下,大家的心情无比的舒坦。重要的是我们并没有辜负这次的行动,在这讲授过程中,我们看了不少的纸材,做了好多笔记,收获是的确不少。
虽然,我们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时间,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认真的学习。我知道,我们来到这
公司的每一位同学都对纸张的制作有一定兴趣。最后经理还留了他们公司的网址:xxx在事后,我登录了,才知道,这家公司的历史之久远,分布之广泛。
在接近结束的时候,老师还讲授了包装设计在不同媒材上的运用,让我们自己动手实践,寻找各类媒材,临摹一些包装设计样稿,制作精美的包装。这动手过程,让我深深爱上了包装
设计,铁下心要好好学习这门专业,因为自己比较喜欢一些手工制作品,所以引发的兴趣是很大的。
在这实践的几天里,我们当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到超市拍摄商品图片时遭到超市营业员的阻挠。但是,我们并没有气馁,因为这是考验我们能力的时候,不断的和他们沟通。最后,我们终于完成了我们的调查活动。虽然,我在社会调查汇报会里面,发现我们的调查工作和其他同学还有一定的距离,有一定的不足,但是,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这次实践是获益不浅的。 这次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在许多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但希望在下个学期初的实践中,继续保持这这种动力,学好各方面的知识。
经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大,以下这两件包装是我自己设计的。虽然很简单,但是也花了不少时间。
大二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到来了,不知不觉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两年医学了,两年的时光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老师认真的讲授,生活中的点滴积累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特别是我们所学习的中医更是如此。所以只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医学生,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个走向临床一个必需的过程。 医学除了基础医学,更重要的是临床医学,将所学的医学知识运用到临床上。实习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了我的知识。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与厚度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巩固,尤其是医学专业知识。为了更好的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暑假期间我进行了短暂的实习,这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暑假期间正是我所在地区医院进行合作医疗普查建立居民档案的时间,我决定去所在乡镇医院中去见习,找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在得到责人的同意后,进行了实践工作。于是 在刚开始的前几天我跟随镇医院的医生到各村和社区对村民进行简单的体检活动。体检的内容都相对简单,血压血糖的检测,和身高体重等的测量,并且对家庭病史及个人病情的仔细询问,通过这些信息给居民建立填写健康档案。但是这些都是在校园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这些简单的工作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随行的医生向我们讲述了所遇到病症的很多相关知识和临床经验,这让我也回想起了课本上的很多知识,体会到了医学的奇妙之处,同时也深深到了实践和临床经验的重要性。
在几天下乡之后,我回到了医院,由于自己是中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当然要去体会一下中医理疗,于是我去了我县医院里的针灸康复理疗室。刚进入科室就发现来这里治疗的人有很多,不大的房间内有几张床,医生在为病人进行针灸治疗,还有的正在拔罐,在一个角落里还有一个医生正在给腰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推拿治疗。突然间觉得自己学的专业是这么神奇,几根针、几个罐子和推拿手法就能让患者减轻痛苦。因为自己的医学知识还不是很多,实践能力也相对较弱,只能观看其他医生的操作,自己动手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看着他们为病人诊断的过程,操作的手法,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经络穴位在他们的介绍下在我的脑海里也变得更加清晰。随着见习的日子的增加,自己对医院的生活也更加熟悉,对专业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同时也对以后的学习更有信心和动 ……此处隐藏5187个字……作出一些选择,才能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在这次社会实践以后,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勇往直前,决不轻言放弃!我们要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让人生无憾。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其实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无非是想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把自己推向社会的机会,也感谢在实践中那些给予我无私帮助的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回顾暑期打工生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这种困难不同于学校所遇到的,我个人觉得比学校遇到的难题更上了一个层次。
首先,找到一份工作都很难。想想也是,谁愿意找一个没有任何经验,而且还是想做短期的学生呀。我找过贴有“招聘启事”的店面。谁知道,当我说出我的原意后。本来笑面相迎的老板来个180度大转弯,冷冷回应一句“我们这里已经找好了人”。鬼才信他的话,那启事明明是新的,而且店里面就他一个人,哪来的新人?陆续还找过别的工作,我甚至找过中介,但都失败了。最后还是通过朋友找到了一份比较适合的工作。
打工过程中,遇到很多十几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开始,只恨自己“出道”太晚了,和他们比起来,好像我都老了。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世事的艰难。难以想象那些十几岁就开始面对社会的年轻人是怎么承受的,或许每一个青年都会羡慕还在上学的同龄人。现在我很知足,二十几岁还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一定要利用这个条件,路还掌握在自己的脚下,前面的路还很光明,我有信心走好以后的路,也一定会的。我很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第一天上班,就面对种种规定。什么理成平头,什么穿工作服,什么把胡子剃了。如果在学校,就算是执行也会打些折扣。而工作中,这就是命令。执行也要执行,不执行也要执行,除非你不想干了。虽然,领导也会说什么不要当面顶撞,私下可以单独解决,可是有用吗?现实吗?这些大多数都是空话。领导喜欢那种溜须拍马的人,而不是喜欢忠言的人。得罪领导意思的话很少有人说。
在工作中办事情还要处处小心,虽然不至于溜须拍马,但是,说话还要谨慎。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小事,我会终身记得的。那是在总经理的办公室里,我坐在总经理的椅子上。这时,一位姓于的经理走了进来。我故意拿总经理的腔调说了一句:小于,随便坐。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有什么不妥,但事后,那位于经理和我说,当时我弄得他很没有面子,祸从口出,如果我对别的经理说的那话,或许,我会惹来一些是非。想想也是,毕竟,他是我的上级,又有老总和几位经理在场,这样称呼很是不好。还好,于经理没有追究。
上下级关系,也完全不同于师生关系。我的实习经理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世上没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如果是一位单纯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遇到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有应付的能力和毅力,都要坚持下去。在学校中就没有这种情况,有一次我们竟然和老师关于如何考试讨价还价起来了,想起来可笑。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老师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毫无情面的执行某些死的规定。这也是为那些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挣钱难,就算你认真的工作,合理的得到你的劳动所得都很难。老板总会想方设法的尽量少开给你工资,上班迟到扣钱,上班吃东西扣钱等等,这就是小老板的一个发财之道吧。这使我想起了《雷雨》里面的情节,周老爷为了不发给工人工资,竟然制造工难使工人丧生。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始终没有断过。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我总觉得自己不是活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在一个人剥削人的旧社会,我是处于底层的劳动人民,我也处于资本家的剥削之下。老板尽可能的延长员工的劳动时间,还会给一个经理一份工资的情况下,安排不止一份工作,最大限度的榨取他们的价值。难以想象如果始终这样过下去,我会怎么样去承受;难以想象那些同事是如何熬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不敢想,也不再想。毕竟,我不会是这个岗位的人,我还有时间,有机会去奋斗,去争取自己的新生活。
工作中遭人家白眼,甚至受训,也是有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利益的关系呢?为什么这种关系就那么明显呢?有的时候,当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冲动真想不干了,或是找几个朋友收拾“仇人”一下。可转过来想想,我能干上几天,能忍就忍吧。就当成提前去适应这个社会一次机会,用一点孔乙己精神胜利法,全当成儿子训老子就算了。但还是希望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不会这个样子,人们之间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很平静的解决的。
每天只是单调的上下班,没有很多的节假日,这使本来就很厌倦的工作变得更加无聊,也许工作就会是这个样子。现在学习期间每周休息,以后工作就不一定会是这个样子。在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只会抱怨一天八节课很烦,可这又算什么呢?最多只是一天吗?有的是时间去调整,去适应。
很不适应工作中称呼的改变,从“同学”,“海超”,变成了“师傅”,“小庄”,不久以后就会是“老庄”。这样一变,使我从一个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很是纳闷,为什么有名字非要直呼其姓呢?同姓的人很多,同名的人却很少。直呼其名不是很亲切,又不易混淆。难道人们只是因为称其姓方便才会这样做吗?只要稍微用一点心把对方的名字记住,称其名,一定会使对方感觉到很温暖。反正,别人叫我的名字,而不是姓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亲切,很温暖。我也尽量成别人的名字,拉近和他人的距离,这也是一种交往之道吧。
其实,工作中也会有欢乐。因为不是在家里,要学会满足。领导的一个微笑,同事的些许关心,都会使人感到无比的温暖。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要注意关心别人,给与别人温暖。给与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不管是苦,还是累,暑假都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在暑假的实践中,我学到了以前不懂,而且在学校里不会学到得知识,并且增强了自己的能力。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这次实践对我的帮助实在不小。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把自己推向社会的机会,感谢实践中给与我无私帮助的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