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诚信是金》说课稿

时间:2025-10-08 21:38:37
《诚信是金》说课稿范文

《诚信是金》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诚信是金》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诚信是金》说课稿范文1

各位专家、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诚信是金》。

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 设计理念

在讲理念之前,先给各位老师讲几个诚信调查问卷中同学们反映的问题:1有的同学借钱,说明天就还,但却一再往后推,甚至不还。2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流氓借钱,从来不还,为啥咱不能呢?3考场有人作弊,被老师发现,结果受到了纪律处分。4 与一位同学约好了星期天到公园玩,可我在公园门口等了他两个小时也没来,后来他说,他当时有不想去玩了。5某日,同学甲在桌子下面拾了一张50元的钞票,同学乙 看见了,但没有出声。下课后,老师问班里有没有人拾到钱,都没有说。乙说:“老师,甲拾到了” 甲 立即说“老师,我没有”以后,同学再也不理 甲了。 6有同学答应老师和家长不再上网了,结果还偷偷上网。 鉴于以上反映的学生思想实际,我确定设计本课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树立诚信观念,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良好素养的人。

二、说教材

1.本框地位和作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做人、兴业、立国。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诚信内涵,诚信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诚信内涵,诚信的重要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了解诚信内涵及其重要作用,才能指导人们的行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认识)所以确定此为重点。

难点:辨析二难情境、缺乏他律的虚拟环境下如何保持诚信。根据学生思想实际:虽然知道、认识到诚信的重要,但在某些情境下,不一定能做到诚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认识回到实践,螺旋上升)所以确定此为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基于本框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以下的“四步探究教学方法”:

1、传美故事,巧妙导入

2、感悟经典 导出概念

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4、两难情境,坚定信念

2.学法: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在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新课程提倡的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学观,等等。

四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进行了一个诚信问卷调查。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真实看法,生活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对诚信现状加以了解,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 教学过程

1传美故事,巧妙导入

以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曾参杀猪”导入,问题设计:这猪该杀还是不该杀呢?无论学生认为该还是不该,都会肯定杀猪起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妻子和孩子要守信用。

巧妙的问题设计有利于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并通过思考和回答自然导入“诚信”这一课题,

2 感悟经典 导出概念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讲述曾经阅读的,也可以参考书中的传美故事,感悟“诚信”内涵。许多学生读过“商鞅立木取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中有“一诺千金”的故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古训,还有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经典论断。在对这些传统经典的理解中,归纳概括出诚信内涵:“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在感悟经典中,通过思考探索,重点得以突破。

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让同学分组讨论两种情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诚信事例,对个人和社会有何作用?有哪些缺乏诚信的事例,这些做法会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分组自由讨论,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使每位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在有争论的地方老师可适当引导,也可留给小结时解答。学生自己在参与过程中,丰富了思想,在讨论中澄清是非、明白诚信的重要作用。懂得 ⑴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⑵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通过讨论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开阔思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诚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4、两难情境,坚定信念

认识诚信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诚信。生活是复杂的,在某些情境中能做到诚信是关键。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根据课前做的诚信调查,及生活实际, 我设计了一些两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看待与处理:1 你是学校四项检查小组成员,发现自己班级卫生不彻底,你是否会扣分?2 如果现在你手里有100元的假币,你会怎么办?3 家长和老师都不让你进网吧、游戏厅,你也承诺不进,你到底会怎么做? 4 你与同学约好下午到公园玩,而你恰好有事,不想去了,你会怎么办?

分组竞赛讨论,能激发学生好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与积极发言,并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两难情境的设置增强了学生对诚信表现的辨别,对诚信本质的把握。让学生把诚信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紧密相连,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事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诚信的理解与把握,真正成为诚信的人。

5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主要收获,让学生自己总结诚信知识,把诚信知识内化,形成系统。树立诚信意识,坚定诚信行为。

课后作业 ……此处隐藏921个字……,周围又没有人,你会怎样做?

教师总结:让学生“说一说真心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生活的

表现,真正的理解本课的内容,懂得在社会中如何践行“诚信”品质。

10、出示语音课件:欣赏诗朗诵<>。进一步使学生知道做到了诚信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将诚信内化为自己的优良品质。

七、设计依据

首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紧扣本课中三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教材中说得抽象难于理解的观点,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减。

其次,教学方式的选用

(一)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和活动探究法,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认知和思考,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彻底理解教材内容获取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理解并构建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最后,整个教学流程基本上体现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希望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形成新的能力。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法、讨论归纳法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谢谢!

《诚信是金》说课稿范文3

一、教材简析:

《诚信是金》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的第二课,有两个话题和一个“故事与思考”。

第一个话题“哪个更重要”,通过两个故事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人立身之本。第二个话题“假如没有诚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不诚不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的例子当中认识到要讲诚信。“故事与思考”中的两个故事,是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诚信的意义,从而体会到诚信是金,要讲诚信。

二、学情分析。

农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是非观念,但在一些问题上辨别能力还比较薄弱。对诸如诚实守信等中华传统美德还缺少具体的认识,许多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教育,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等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这部分孩子的认知又会影响到他身边的其他孩子,进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活动目标。

针对本年级情况,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诚信是人立身之本。

2、能力目标: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案例、名言谚语等,并简单应用相关信息,能够清楚地讲述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正确认识不诚不信所带来的伤害;初步懂得并学会怎样在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的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诚信问题,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五、教学准备:

为了实现本课的活动目标,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其内容包括:

1、课内故事《哪个更重要》、《曾子杀猪》。

2、课外故事《假奶粉事件》

3、从生活、报纸、电视、书籍中了解人们讲诚信的现象。

4、制作诚信卡

六、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情境体会、主动交流、认识明辩、感知领悟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明辨是非、在探究中认识真理、在感知中深化思想、在交流自问中将诚信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为。

七、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共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包括三个课内外故事和一个游戏,都是以诚信为主题,层层推进,为的是让诚信的意识深深的融入学生的言行中。活动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感知诚信

通过情境导入,《哪个更重要》的故事,引导学生交流探讨:A、什么是诚信?

B、假如让你必须抛弃其中的一项,你会不会选择诚信?为什么?C、诚信可以扔掉吗?这个青年扔掉了诚信会怎么样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使学生的头脑被“诚信”所占据,认识到“诚信”不可丢,也为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立身之本)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诚信是金》。活动二:欣赏故事,感受生活——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这一环节以小组学习为主,回忆生活中大家经历过的、看见过的、听说过的关于诚信的故事,续而导入教材中《曾子杀猪》的.故事

1、通过观看假奶粉事件的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2、假如社会没有诚信,你认为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3、读《曾子杀猪的故事》

【设计意图】:从通过已发生的社会上不诚信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不诚不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再通过“没有诚信的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的话题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进一步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再通过浅显易懂的诚信故事,增强了学生诚信意识,牢固树立了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并决心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少年。活动三:深化导行——诚信的具体体现

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好少年?

【设计意图】:在学生牢固树立诚信光荣的道德观念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美德外化为行动,即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怎样做一个有诚信的好少年”,既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活动四:拓展升华,诚信自问——做一个诚信的人制作诚信卡

【设计意图】:制作“诚信卡”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理论联系实际,在真正懂得“诚信是金”的同时,也能自觉的将诚信做为今后生活的基本准则,真正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活动五:总结升华,选择作业

1。设计一份以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

2。对现实生活进行诚信状况调查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选择性作业,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自主的环境中来体验诚信,加深理解,更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诚信是金》说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